2023年6月29日下午,我校隆重举行“十四五”省教育学会、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论证会。会议由园区科研处孙春福主任组织并主持,采用线上会议的形式,苏州市教育学会宋杏元副会长、苏州市第一中学教授级高级、特级教师杨斌老师担任第二小组的专家莅临指导,我校两项课题组核心成员参与学习。


会议开始,两个课题组从选题依据、研究目标、内容、思路、方法、课题创新之处、预期成果等方面向与会专家作汇报,条理清晰,详实有据。
杨萍、姜晓春老师共同主持的《中学生人工智能教育资源建设与实践研究》,着眼于人工智能的广阔前景,重视其开发与建设,整合人工智能教育资源,进而优化人工智能教育,以期为信息技术教师在人工智能教育资源的设计和实际课堂的教学应用提供借鉴,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赵武杰副校长主持的《实践课程观下“融合致美”教与学范式的实践与研究》把星浦实验中学“美美与共”的办学理念与施瓦布“实践课程观”相结合,着力于“融合”,围绕教与学的理念体系研究、范式化研究、案例研究研究、评价机制研究这四个子课题,致力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接着,两位专家提出论证意见,对两项课题进行了充分肯定,认为两项课题都具有研究价值,研究计划步骤清晰,研究预期成果多样化。与此同时,专家们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修改建议。
杨教授指出,“问题就是课题”,杨教授首先建议可以将近几年来本校人工智能工作调研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切实考虑到学校硬件资源建设研究的可行性,将软件资源建设作为研究重点。针对第二个课题,他指出要缩小文献综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也需要加强 “融合致美”和“实践课程观”的内在联系,将“融合”的概念进一步清晰,将“实践课程观”作为理论背景,来重点加强对“融合致美”的阐释,以实践性研究将课题“落地”。
宋会长指出,人工智能的开展实施要调研学情,调查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重视其开发与建构研究。针对第二个课题,要加强“实践课程观”和“融合致美”的关联度,细化研究维度,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理论研究,将研究的重心放在教、学上,将研究落实到实处。


本次开题会气氛热烈,效果显著,各课题组成员对研究的课题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更加明晰课题实施的意义和操作方法。相信在专家的引领下,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课题组成员必定齐心协力,将课题研究向更深处漫溯,以科研激发教与学的无限活力!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