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是帮助教师解决课堂问题,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和整体素养,促进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为进一步增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规范性、科学性,确保课题研究扎实推进,苏州工业园区星浦实验中学精心准备,并邀请专家“云端”指导,于2024年4月19日、20日、25日,分别开展了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十四五”规划课题、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江苏省教育学会“十四五”教科规划课题等三类课题的开题论证活动。
本次活动在园区教发中心科研处指导下,科研协作共同体成员协同合作,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分三场依次展开。活动分别邀请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王凯、昆山市正仪中心小学校副校长正高级教师周伟华、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冉云芳、苏州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宋杏元、苏州中学学术处主任特级教师程振理、苏州市教育学会副会长褚天生、原苏州市第六中学校长朱文学、园区教育学会副会长特级教师孙春福等担任指导专家,星浦实验中学校长室、教科室以及四个立项课题主持人出席会议。

4月19日下午,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十四五”规划课题开题活动率先启动。课题主持人谢丹就《“教学做合一”在“学练赛”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课题进行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现状与价值、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步骤、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子课题分工、预期研究成果及形式等方面的全面汇报。


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王凯进行点评,他解释了文献综述如何书写,表格规范性的特殊要求及子课题包含的确切数量内容。昆山市正仪中心小学校副校长正高级教师周伟华提出,课题价值一般体现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尽量以几句话凝练出总观点,后分点概述的要求。

4月20日上午,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开题活动继续进行,课题主持人王欢欢、黄怡嫣就《单元整体视角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研究》课题核心概念再界定、研究目标与内容再优化、研究方法与步骤再细化、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再提炼、预期研究成果及困惑再思考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冉云芳教授代表论证专家组发表指导意见。她充分肯定了课题的选题价值、研究定位以及立项以来所做的基础研究工作成效。接着,从专业的教育科研视角一一指出了课题存在的不足,并从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实施路径及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精细详实的指导。

4月25日下午,江苏省教育学会“十四五”教科规划课题如约开启,本场开题的课题包括乔莹莹、陈红老师主持的《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语文楹联文化课程实践研究》和王艳楠、朱培老师主持的《文物回归视角下中国传统美术校本课程研究》。两位主持人分别从已有的研究述评、对课题的认知和理解、研究的目标与内容和研究计划等方面对课题进行条理清晰的陈述。



程振理教授首先肯定了选题的价值,认为切口小、意义大,紧接着从核心概念中关键词的把握与内涵界定上提出了细致指导,认为应该聚焦到“楹联文化课程”,进行课程的系列设计;朱文学校长从美学的角度对课题展开了分析,提出中肯建议,让主持人豁然开朗。
本次省、市级三类课题的成功开题,不仅是星浦实验中学科研实力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对学校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的一次深入检验。各课题组将在专家的指导下修改、完善开题报告,优化课题方案,并运用于一线教学,赋能课堂,优化教学,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双向发展。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